一汽-大众汽车有限公司(简称一汽-大众)是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和德国大众汽车股份公司、奥迪汽车股份公司及大众汽车(中国)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经营的现代化轿车工业基地,也是捷达、宝来、高尔夫、奥迪等轿车品牌在中国的生产基地,在国内可谓家喻户晓。

一汽-大众数据中心机房
近日,记者来到长期,一汽,走进了这个著名企业,了解到其数据中心改造成功的奥秘,
一分钟价值六千元
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IT运维部的齐卫东介绍,数据中心中心机房的大致架构分为生产系统、销售系统、办公系统和企业网站的运营,建于2000年,是公司的销售和生产等核心应用关键支持平台。历经10年的光景,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,使得数据中心容量和管理需求不断提升,数据中心的关键物理基础设施已经无法满足现有主要IT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行,其中配电系统、监控系统和制冷系统都存在很多隐患,也曾不足一次发生过宕机事故。
“汽车的生产制造以及销售等整个流程都与信息系统息息相关,宕机一分钟带来的损失是6000元人民币!”齐卫东说。随着绿色节能数据中心的日渐深入人心,一汽大众数据中心决定对机房进行改造升级。但如何在确保机房内IT设备正常运行的情况下,对原有系统进行升级以及更新换代成为该项目的挑战。
通过对最新绿色数据中心技术的深入的探讨,周密的考察,在综合比较了所有可选方案后,一汽-大众最终选择了施耐德电气旗下的APC( 称APC) 的 InfraStruXure(英飞)集成系统升级其中心机房及备份机房。
齐卫东介绍说,两个机房的UPS电源已经使用了3年,但由于产品质量问题,每年都会给机房造成3-4次的停电,因此,UPS电源的配电系统改造是当务之急。监控系统也已经使用多年,部分设施已经损坏,也需要进行改造。空调系统则需要进行轻微的调整。

一汽-大众数据中心UPS机柜
齐卫东表示,依据《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》GB 50714-2008和《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》GB 50462-2008,并结合设备运行管理的需求,一汽-大众数据中心改造方案在考虑机房未来5-10年扩展性的基础上,部署了APC InfraStruXure UPS前端配电系统、UPS、列头配电柜、管理系统、空调系统、机柜、走线系统等。
英飞系统显神通
“原先使用的传统UPS,要按预先计划的机房面积和设备数量一下子敲定容量。但是新建机房的初期没有这么多设备,UPS没有这么多负载,实际上是在空转,造成白白耗电。现在的APC模块化UPS则根据实际的负载,把电源模块按需要进行配置。更加重要的是,模块化UPS的使用还杜绝了由于供电系统带来的机房停机事件。”齐卫东说。

一汽-大众管理服务部工程师齐卫东
与此同时,在机房改造中,一汽-大众还选用了英飞的上走线系统。“上走线系统管理起来比较方便,比如说维护的时候有什么问题查找起来很容易,而原来的时候出现故障点想查找却常常无从下手;再者,我们数据中心的地板高度只有300毫米,原来下面的,线缆几乎把空调的风道都挡住了,阻碍了空调的制冷,上走线系统则去除了这一障碍。”

一汽-大众数据中心内的上走线桥架
针对不原来不合理的机柜布局,一汽-大众把其改造成面对面、背靠背的摆放形式,形成冷热通道,有效提高了机房的制冷效率。而通过模块化精密配电系统,还可了解到每个机柜的电力运行情况。据统计,通过种种措施,仅在能源节省方面,一汽-大众数据中心比改造前同期就节约了将近20%。
此外,由于采用英飞的集中监控系统,机房的安全性也得到了增强。齐卫东说,通过APC英飞中央管理器、NETBOZ和施耐德电气的Pelco世界一级安防系统,加上短信报警卡,一汽-大众数据中心形成一个完善的机房管理监督机制。使得运维人员无论是在办公室,还是在家里或外地,用普通的电话机、手机、计算机就能随时了解机房的运行状况,如设备的工作电压、工作电流、机房或设备温度,烟雾感应等各种技术数据。这不仅大大减少了现场操作次数,而且确保机房设备工作正常率。
经过改造和升级,目前一汽-大众数据中心已成为全国汽车制造行业规模最大、级别最高的数据中心,而且符合国家A类机房标准。可以说,它树立了中国汽车制造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新典范。 |